善行 责任 诚信 公正 尊重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宁 波 市 心 理 援 助 协 会

社工艺术治疗技能培训项目之四——OH卡牌
来源: | 作者:paa0574 | 发布时间: 2016-12-26 | 156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61213日上午,海曙区社会工作艺术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举行了“OH”卡牌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的培训。现场共有21名社工和心理学工作者参与。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理事、海曙区心理援助协会副会长陈佳为大家讲解OH牌的理论与应用,同时现场进行OH牌的操作练习,让社工们寓乐于学,也起到了释放情绪、自我减压的作用。

OH卡牌又名“潜意识投射卡”。是一种可供“自由联想”的潜意识投射卡。Oh卡牌主要是融合了精神分析里的自由联想,荣格的意象原型和集体潜意识。具体使用过程中会有一些类似于罗夏墨迹测验的联想,有类似于主题统觉测验的故事构造,有房树人测验中的绘画创作,也可以完成一些类似于沙盘的位置关系,具有趣味、易操作、便携带等特点,因而也被称为“移动的沙盘”。Oh卡牌可以用于个人自我成长,也可以和朋友一起进行人际互动。更是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学爱好者用于做个案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常备工具,可以有效地避免了阻抗,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了解和梳理来访者的内心故事。同时,陈老师指出,oh牌和塔罗牌等卡牌还是有存在很大的不同的,不宜将两者混淆,也切忌将oh牌和迷信的占卜等操作联系在一起。

陈老师在现场拿出了一副OH牌给大家做了展示。一套OH牌有88张图案卡和88张文字卡组成,两者搭配共有7744种组合形式。图案卡主要是反应测试者的内在心理主题,内心渴望,情绪反应,图画刺激我们直觉和感情(右脑)。文字卡的主题与人的阴影面能量相关,如潜意识中隐藏的情绪,刺激我们的理性与分析(左脑)OH 牌其实是一种心理投射。借助这样一种卡片工具,随心所欲的解读,把你潜意识中没有被意识到、识别到的情绪与想法呈现出来。并在游戏中有所领悟与修通。“投射”这个词,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此种内心深层的反应,实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而这种基本动力的探测,有赖于投射技术的应用。

再者,陈老师介绍了OH 牌的核心精神有4点:1.任何参与者都可以自由选择她/他手中牌卡的意义,带领者只能引导与尊重。解释出来的答案没对没错,任你想象发挥。2.完全由你自己主观去判断,去探索,自由地去呈现你的想象和思维方式,潜意识,从你自己的想法里可以探究到真实的心理状态。 3.OH卡就像镜子,每一次阅读时所得到的,其实本来就不是书本身,我们阅读到的,其实一直就是我们自己!镜照的是我们的外表,OH卡照的是我们内在的意识。4.OH 牌的探索也可以像我们在检视我们的梦一样地被使用,尤其当我们遵从自己的潜意识作为出发点的原则。情绪,感受比其他部分显得更为重要。避免只是作文字上的解释。

在实务中,OH牌可以个人自己使用、可以个案使用、可以团体使用,也可以用于儿童身上用以激发其想象力,例如绘画、写作方面等提升。

在个人使用OH牌时,保持静心,放松,自然的迎接卡牌打开时对自己潜意识的冲击,脑海里出现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设防,不动用意识,逻辑思考,直觉,创造性和灵感就会涌现,有益于你解决问题,找到出路,获得力量潜能。问问自己近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当下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带着问题洗牌,打开潜意识联结。选出三组牌(图+字),依次揭开。看着图解答以下5个问题:1.图卡中你看到了什么?2.在这个画面中,你在哪里?或画面中的人或物是谁?3.画面中的人或物跟你有什么联系? 跟文字有什么联系?4.以“我”开头说一段话或故事,把画面与你看到了什么?文字内容串在其中。5.这幅画面与文字,和你当前的困惑有什么联系?你领悟到了什么?

在团体使用OH牌时,每人抽取一张图卡,一张文字卡(自己可见);询问是否有“放弃”者,放弃者可观看其他人的描述;翻图卡牌,使所有人可见你的图卡;描述那张图画。要明确,不是根据文字的,运用想像力;翻文字卡牌,使所有人可见你的文字卡;读出那个文字,讲出它对你的意义和含义(注意话语的声音,声音也许可以传递出说话者内心的某些讯息);将图卡放在文字卡中,集中精神在这两张牌的组合所创造出来的感觉;结合自己的组合思考5个经典问题 ;分享故事结束时,请说“ 我的部分讲完了。”;如果现在你有一个机会,你可以和组内的某位朋友交换一张卡,你愿意进行交换吗?交换后你的故事会怎样发展?思考并分享;思考并分享一下,刚才自己所描述的故事及自己的选择,对现实困惑的启示,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其他朋友的分享,对你有什么启示吗?你想对其他人说些什么吗?(社会支持)

在简略地讲解完理论后,陈老师就让听众们现场模拟了一次小组OH牌的运作,有2位社工表示放弃加入,先从旁观摩,剩余的社工们以67人为一组分成了3组。同样的一张图卡,不同的参与者有着不同的解读,也能折射出每个人不同的心境。组员们往往会把自己的近况投射到图卡的图案上,借由此机会袒露自己的悲伤、忧虑、压力,或者分享愉快积极向上的心情。有的组员陷入了悲伤的情绪中,其他的组员有的受其影响产生了移情,有的组员则起到了安慰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带领小组走出悲伤、朝向积极的一面。在这样的小组中,一方面给所有成员们提供了一个吐露心事的机会,起到了心理减压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成员间互帮互助的氛围下,获得了情感上的支持和增能。

之后,陈老师就OH牌在个案中的应用,在现场给大家作了一次模拟。引领着体验者抽牌、陈述、答疑,全程陈老师不提供任何的评判,任由体验者自行发挥想象力陈述她的观点,从体验者的陈述中可以了解她的现状、困惑、烦恼点,如果是运用于真实的服务对象身上,就可以帮助社工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为后面的服务开展提供信息基础,很多时候,服务对象并不会将自己的故事开诚布公地告诉社工,这样往往阻碍了社工下一步的服务开展,通过OH牌的使用,从服务对象对图卡的解读中推测他的难处,从侧面打开服务对象的心房,让他和社工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和话题基础。

本次培训,虽然介于社区事务繁忙参与的社工人数不多,但在座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OH牌的乐趣和“魔力”。不但学习了如何使用OH牌来自我解析或了解他人,也在现场的体验中实现了一次减压实践,将自己最近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进行了倾诉。课后,部分社工还和陈老师进行了深一步的交流,陈老师也一一解答了社工们的疑问。社会工作者艺术治疗连续培训项目,运用绘画、音乐、卡牌等不同形式为社工“充电”,提高了社会工作者对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实务技能,丰富了社工开展服务时的多样化技巧,社工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图一:陈老师讲解OH卡牌原理                           图二:小组互动分享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