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 责任 诚信 公正 尊重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宁 波 市 心 理 援 助 协 会
2016年4月22日,海曙区社会工作者危机干预技能培训项目第五次活动在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二楼开展,主题为“禅绕画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本次活动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特邀心理专家傅岩主讲,共有30余位社工参与了学习。
绘画治疗中的禅绕画被誉为来自美国的心灵艺术,是近年来风靡欧美国家的一种新绘画形式。无需艺术天赋,也无任何限制,只要一支笔、一张纸,通过在设定空间内用不断重复的基本图形来构成美丽图案,禅绕画让人轻松创作绘画作品,随时随地尽情禅绕。
绘制禅绕画可以使人进入一种冥想状态,释放压力,达到身心平和。禅绕画创作技法蕴含的人生哲思和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帮助处于危机情境中的人群平复情绪、排解烦恼、提升创造力、找回内心的自我,所以还被称为“头脑瑜伽”。
活动伊始,傅老师首先带领全体社工进行了一次身体扫描。社工们在轻柔的音乐中把注意力放在身体感觉上,持续地感受而不试图消除或逃避这些感觉,同时有意识地放松身体。十分钟后,社工们都表示体会到了身体的松弛和精神的愉悦。傅老师由此导入活动主题,告诉社工们绘画治疗中的禅绕画对于疏解压力、回归自我同样效果显著,能够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扮演重要角色。
傅老师强调,危机=危险+机会,虽然是负面情况,但也为当事人提供了接受事实、考虑对策并审视自己的机会。心理危机干预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排除危险,把握机会,并且注意把握四大原则:一是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二是必须有亲人或朋友参与干预;三是鼓励自信但不要让当事人产生依赖性;四是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是疾病。干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维持秩序。
关于禅绕画如何对干预发挥作用,傅老师结合案例做了五点阐述。首先,禅绕画能够表达个体内在世界,帮助干预者了解问题所在。其次,禅绕画增加当事人与外界的沟通,提升内在品质。再次,绘制禅绕画可以建立当事人的自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然后,对于外向性格的当事人,禅绕画让他发现另外的自己。最后,在亲子关系方面,禅绕画有助于培养注意力和创造力,能够增进沟通、改善关系。傅老师更进一步强调了禅绕画对社工本身的功效。如果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社工无法平和放松,那么干预工作也难以有效开展。
接着,傅老师为社工们介绍了禅绕画的特性和注意事项。禅绕画容易上手,基本元素简单、基本图案不多,着重于简单重复画,使头脑安静,带来觉知。绘画时注意顺时针运笔,纸转身不转心不转,不用橡皮不作更改。而最终带来的内心体验是自我创作,不作评判,在日积月累的绘制中提高自我觉察力。
在体验环节中,傅老师请社工们根据三种基本图形自由创作禅绕画。短短二十分钟时间,社工们描绘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并分享了绘制禅绕画时的心理状态。社工们感到,绘制时心中有非常希望画好的想法,因此感到疲劳。针对大家的心声,傅老师指出应当觉察这种紧张状态,试着放松自己,更关注画笔移动而不是画得好坏,慢慢地沉浸于画中。随后也有社工表达了意犹未尽、心灵触动的体会,表示自己画出的线条和当下自身情况相关,体现自己期望在目前的框架下做出改变调整、尽力更加快乐舒适的心情。傅老师对这种想法给予了鼓励,认为应当放下追求完美,不必过多考虑评价声音,积极肯定自身优势。
最后,傅老师谈到禅绕画重在此时此刻此地,不评价不比较不刻意,不追求完美,创造无限可能性,获得自我欣赏。这种接受自身状态、只和内心比较的特色,使得禅绕画在心理危机干预中起到了多重影响。二者可以有机结合,为当事人和干预者提供情感支持。
讲解结束后,傅老师还与社工们就禅绕画实践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通过本次社工减压活动,社工们认识了禅绕画这一绘画形式,了解了禅绕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关联方式,并将在未来的实践中合理运用,更好地服务社会工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