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 责任 诚信 公正 尊重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宁 波 市 心 理 援 助 协 会

社会工作者艺术治疗技能培训项目之六——心理剧的原理及应用
来源: | 作者:paa0574 | 发布时间: 2017-05-10 | 1075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执行的社会工作者艺术治疗技能培训项目,2017年5月4日,在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二楼培训室开展了第六场讲座,本次邀请了宁波大学的刘欣老师,讲解心理剧的原理与运用。

课上,刘老师详细介绍了心理剧的历史与适用范围,它是莫雷1920年创立的一种独特、生动心理治疗模式来访者将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给治疗师,随着心理剧的进程以及具治疗性的团体经验与回馈,参与成员能在当下重新体验生命中重要的人与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产生新的觉察与领悟,自发性与创造性地走出人生困境,实现自我整合与人际关系和谐。它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对人际困扰、压力、失眠、忧郁、恐惧、亲子问题、家庭矛盾、婚姻问题等都有明显的帮助。心理剧也可以用于心智失常的儿童、青少年、老人也可用于弱智者、精神病患者和罪犯。

接着,刘老师就导演、主角、舞台、辅角、观众这五项心理剧构成五要素进行阐述。“导演”即治疗师。这位治疗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心理学及心理剧导演学识。导演主要协助主角处理他的问题,自如地运用心理剧的技巧导引主角将其问题以演剧的方式顺畅的呈现出来。“主角”是心理剧里最重要的元素,心理剧中的主角会经历生命中承受种种羞辱、羞耻、恐惧、害怕死亡等的折磨,但最后终将克服一切苦难、得到心灵的救赎。“舞台”在心理剧中,可以将过去、未来与现实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让主角如幻似真、自由地悠游在他所创造的天地当中。“辅角”包括主角所选出的所有角色与在旁观看的成员皆是。辅角的演出是遵循主角之感受与意见,让主角能在他所创造的场景中去澄清他的问题或思绪。观众指所有参加的成员。“观众”通常在心理剧进行时仅默默的注视眼前的演出。但是在心理剧完成后,这些人可以与主角分享他们的感想、或与主角对话,如此可以帮助主角了解他并不孤单、也让主角能从自我的情境中跳出,重新走回现实。观众对主角的支持与同理,是支持主角重生的一股力量,也是让主角领悟整个情境的动力。

本次讲座现场共有20余位社工师参加。本月中旬,台湾知名心理学家童玉娟教授将来甬,为各位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爱好者带来为期三天的艺术治疗技能培训。 

 

 

图一:秘书长陈佳介绍主讲嘉宾。                           图二:刘欣老师现场模拟演练心理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