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 责任 诚信 公正 尊重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宁 波 市 心 理 援 助 协 会
关于召开海曙区社会工作者心理减压项目筹备会议的通知
各位项目组成员:
由本会承接的海曙区民政局政府购买项目——海曙区社会工作者心理减压项目,将在3月份正式启动,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落实相关的主讲老师、时间和内容,决定召开项目筹备工作会议。参会人员及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16年2月27日(周六)下午3:00
地点: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3楼会议室
请项目组成员周维、翟文杰、奕利娟、杨浩、徐炆泽、贺豪振、傅岩、熊兢等各位老师准时出席。请王增贤老师列席。
项目的相关内容详见附件。
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
海曙区社区工作者心理减压项目
项目背景:
基层一线社区工作者既要担负繁重的日常工作,又要承受群众的误解甚至迁怒,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和困惑,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导致相当一部分社区工作者面临工作与生活的诸多心理压力,身心疲惫,体现在工作热情减弱、薪酬与角色不平衡、情绪压抑、成就感降低四个方面。
首先,很多刚从业者对社会服务的职业充满着热情和向往,一心想“为人民服务”,但真正从事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后,发现工作内容琐碎繁重,与自己的职业预期相差甚远,自己的专长才能无处施展,有些工作尽管竭尽全力却依然得不到领导和群众的理解和肯定、导致工作热情逐渐减弱。
其次,很多社区工作者学历能力等各方面都很优秀,通过笔试、面试、政审等重重考验得以入职。工作之后却发现作为社区基层服务人员,承担着各类政府部门分派的,包括计生、文体、宣传、民防、居家养老、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任务,远比预想得要多,感觉繁重的工作与薪资待遇不平衡,生活压力很大。此外,目前的社工群体多以女性为主,女性的性别差异,使女性社工除了社会角色外还扮演者传统女性的家庭角色,如果单位的事情多就照顾不到家里,家人对此不理解,造成角色的不平衡。
然后,社区工作者要直接面对形形色色的居民,时常要调解居民的矛盾纠纷。由于很多居民对社工职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对国家政策和办事程序不了解,坚持不合理诉求,对于社工的辛苦付出不能给予理解和尊重,社区社会工作者像一块海绵吸收来自方方面面的情绪,自己的情绪却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最后,社区工作是政府构成中最基础、最默默无闻的岗位,处理的大多是最基本的工作,表面上难以看到较为显著的成绩,且职业上升空间有限,使一些社区工作者产生对自我价值的否定。
主要内容:
1.对海曙区所辖8个街道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旨在消除或缓解自身心理压力的巡回讲座或团体辅导。
2.通过专业量表和自制问卷调查对社区工作者群体的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门课题调研,撰写课题报告,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3.编印针对社区工作者的减压手册,对职场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引导,以达到增加工作动力、缓解压力,以拓展看待事物的观点和角度,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工作。
时间安排:
2016年3月起,根据与各街道协商的时间进行,每次约1.5—2小时,在各街道所在地进行。
预期效果:
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引入心理学,可以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学的应用, 充实广大社工的心理学知识, 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心理素质,养成更好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能力,满足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满足感、荣誉感、自尊感、成就感等情感需求,促进社工的服务意识和人际关系。从而调整心态、端正态度、缓解压力,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转变作风、提升效能的工作中去。
运用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内容的设计上贴近社区工作者的本职和生活实际,结合案例,从心理健康及标准、压力来源及排解、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子女教育、夫妻关系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着手,对心理学常识和应用作相应阐述,使社区工作者掌握疏导压力、管理情绪、处理人际、加强亲密关系等的一些知识和方法。消除不良心理,营造愉悦、和谐、轻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积报健康的工作态度投入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