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 责任 诚信 公正 尊重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宁 波 市 心 理 援 助 协 会

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开展秋游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来源: | 作者:paa0574 | 发布时间: 2015-11-03 | 202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铭记革命历史,继承光荣传统,增进会员间交流,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会员秋游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在 2015年11月1日上午8时准时开始。虽然小雨依然淅淅沥沥,尽管报名参加的20余名会员由于各种原因只有10人成行,秋游活动还是如期进行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鄞州塘溪镇,在近代历史中,这里涌现了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书法泰斗沙孟海、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油画家沙耆等50多位著名的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教授级人物。这里又是早期浙东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大革命时期广州起义牺牲的沙文求烈士,建国后浙江省第一任省长沙文汉等一批爱国志士都诞生在这里。
   

    远处,秋雨中的群山云雾缭绕,空气格外的清新,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阶,会员们踏上了大岭头古道,道路两旁是葱郁的竹子,沿路还碰到三五成群捡拾垃圾的志愿者们,在“地陪”周磊老师和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半山腰的“风水宝地”,小桥旁边,一窝清澈的山泉汩汩流过,旁边还有亭子、桌凳和供人烧烤搭建的炉灶,正是安营扎寨的好地方。稍事整顿,“补充”完周妈妈从家里带来的烤玉米和烤花生后,开始生火、切菜、掰年糕,忙得不亦乐乎。周妈妈炒的年糕火候把握得好,碧绿的青菜连同肉丝的香味,放到碗里可谓色香味形俱佳,聆听叮咚的泉水,满眼翠绿的秀竹,吃上一口香喷喷的年糕,城市酒桌上所有的美食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
   

不过,这仅仅是真正的美食到来的前奏,在勤务兵大佳佳,小佳佳,孙文,陈夏诺的簇拥下,周妈妈领队开始挖鞭笋之旅,鞭笋其实是竹子的根系,它在地下延伸变成竹子的根,毛笋从竹鞭上生长起来,所以它是一直生长在地下的,也很难被找到。只有了解竹子生长特性,经验丰富的人才能通过脉络找到它。随着一声声的欢呼响起,等回来时,小伙伴的手里已满是金黄色的鞭笋,剥壳洗笋的时候,发现山泉中有很多小东西在跳跃,定睛一看,原来水里还有很多虾皮样的小虾米,只是泉水中有竹子的黄叶,不仔细看很难能分辨出,于是,肖老师担纲了渔民的角色,随着经验的增长,赶虾捞虾一气呵成,没多久盆子里已经有很多的小虾,大佳佳在一旁看得不过瘾,主动请缨练手,于是虾越来越多,装在碗里已然密密麻麻。后来那么多的虾,怎么处理成了难题,经集体商讨,年糕汤有了山珍的鞭笋还要有河鲜的小虾,一致愉快地决定全部放肚子里带走。白白的笋片,黄黄的肉丝,红红的小虾,绿绿的青菜用熊熊的柴火烹制的年糕汤,这种舌尖上的美味,没吃过的人,那是根本不会懂的。下山的路上,周妈妈还抽空帮我们找了很大的一堆被誉为“南方人参”的野生的绞股蓝,这种中药可以晒干后泡茶喝,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补气健脾、延年益寿的多种保健功效,特别对于治疗“三高人群”也有确切的疗效,还详细介绍了怎么和其他相类似的植物的辨别,大家都觉得非常的温暖和感动。
        

下午是参观名人故居之行,首先来到的是位于童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童第周故居,童第周是我国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国际上著名的“克隆”先驱。1973年,童第周将从鲫鱼卵提取的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美丽的“童鱼”诞生了。新中国成立后,童第周历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以前小学的课本里有童第周考上效实中学后,从成绩从倒数第一名经过路灯下刻苦学习变成顺数第一的励志故事。 
   

童第周故居是一幢三进七开间庭院式砖木结构建筑。 前排为平屋,东、西两边为灶间,后排二层楼房是童第周先生出生、居住、学习过的地方。现居室内遗有床、桌、写字台、衣柜、坐椅等10余件清式家具,且保存完好。天井中间铺有圆形纹饰的鹅卵石子,四周为方纹饰的鹅卵石路面,古韵味十足。屋内的老照片介绍了童第周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理想,严谨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会员们深受教益。
   

驱车5公里左右,我来到了位于梅溪水库东侧的沙村。这里的沙氏故居原是沙文求烈士故居,沙文求排行老二,与沙孟海、沙文汉、沙文威、沙季同并称为“沙氏五杰”。沙孟海是五兄弟中的老大,当代杰出的书苑宗师。老二沙文求,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广州起义的著名烈士,牺牲时年仅24岁。老三沙文汉长期从事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为浙江省第一任省长。老四沙文威长期从事共产党的情报工作。老五沙文度是徐悲鸿的得意门生,中共党员。
   

    沙氏故居是一幢二进四开砖木结构的旧式楼房,座北朝南,是沙氏兄弟出生、居住、生活过的地方。故居共有二楼,楼下共有三间,里面悬挂着沙耆亲手画的沙文求烈士油画像;廊柱上挂着沙孟海敬录的毛主席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士,敢于日月换青天”的楹联。两厢房内设的陈列室,分三部分介绍了沙文求烈士伟大、光辉的一生。第一部分:矢志救国,锻炼成长;第二部分:返回故乡,从事农运;第三部份:鏖战羊城,烈火永生。橱窗内有沙文求烈士少年求学、工作时候的作业簿、笔记本;有他给兄弟以鼓励并自勉的亲笔信、书籍及农运起义时用过的工具、刀具等。二楼中间两间厢房陈列着大哥沙孟海、三弟沙文汉、四弟沙文威、五弟沙季同以及沙文汉的夫人陈修良的事迹,挂有沙文汉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照,橱窗里还陈列着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探望沙文汉夫人陈修良的照片和沙文汉、陈修良选集以及他们读过的书籍等。
         

离沙氏故居东侧大约50米就是沙耆故居(又名藜斋),沙耆是国际著名画家,被美术界誉为“中国梵高”。沙耆幼年就羸弱多病,生性内向,唯爱画画,自小就显露出绘画天赋。早年在上海昌明艺专、上海美专、杭州艺专和中央大学艺术系习画九载。1937年师从徐悲鸿先生学画,同年由徐悲鸿介绍赴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深造,在院长的指导下,沙耆对传统的欧洲绘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出色的成绩,两次获得了“优秀美术金质奖”。与毕加索等著名的现代派画家共同举办展览,一度成为当地颇具影响的画家。他的作品《吹笛女》还被比利时皇太后伊丽莎白收藏。

1946年,沙耆因为遭受爱情的重创,导致精神分裂,无法继续留在比利时工作。抱病回乡时,父亲已辞世,生活起居全由母亲照料。1949年欧洲一个艺术代表团访问北京时,特别向周恩来总理称赞沙耆的艺术成就。周恩来未闻其人,转问徐悲鸿,方知其经历与造诣,得到照顾。文革期间,沙耆尽管是疾病缠身,远离政治,也难逃厄运,也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家中的珍藏书画被席卷一空。
     

沙耆的故居一幢单进两开间一弄的院落式民居。1946年沙耆回国后长期居住于此,直到1982年离开。房内有不少沙耆留下的手迹。由于沙耆搬走后其子曾将房子卖于村民并装修改造,院子的墙上层层叠加涂着的外文,中文,画,后来的房屋主人嫌难看,用水洗刷,现在只是留下了一些依稀的痕迹。

     中间的厅堂,是沙耆母亲纺纱的地方。沙耆饱含深情,画过一幅母亲纺纱图。由于没有作画的工具,沙耆曾经偷用她母亲的白布作画,由此可见他对画画一如既往的激情。很多年间,村妇都拿他的画,当包袱,缝鞋垫使用。后来,当外面的记者,画家纷纷去拜望沙耆,并且把他的画当宝贝一样的拿回去的时候,沙村的老百姓纳闷了:沙耆疯了,难道外面的世界也疯了?
     

 女人与马,是他常画的题材。在藜斋,凡是空白的地方,几乎全被沙耆画上,给人的感觉,他一天都没放下过画笔。沙耆的卧室。虽然很简陋,但这同时也曾是一个伟大画家的画室,他用他的画,用他生存最困难时期艰苦的创作,支撑着他的尊严和理想!房间两边的板壁上,曾是他在四十年代末期画的11幅著名的祼女画。不知有多少人满怀猎奇跑来看这些画。1984年,沙耆的儿子以5000元价格,把故居买给当地村民。村民很不习惯沙耆留下的壁画,不久,就把11幅壁画以4万元价格售给闻讯而来的台湾画商。

    《美术研究》杂志评价沙耆的这些壁画:他的壁画,是他为自己而虚拟的一个精神世界。画面的整体基调虽然出自欧洲的文艺复兴传统,但在表现手法上,却自有沙耆的独到之处。人物的造型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人体的比例并不符合“人类绝对之美”的标准。画中的人物,带有中国女性的特点:她们体态丰腴却又均细短小,面部也比较平坦(我们不敢说她们就是他妻子的化身,但也很难排斥这种推想),就连那位人头马—“肯陶洛斯”的脸形,也明显地带有东方人的特点,我甚至怀疑沙耆画的就是自己。这种带有一定自喻色彩处理神话题材的手法,不仅表明了他对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如戈雅和蒙克)艺术的挚爱,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社会身份的一种展示。 
   

改革开放,也带给了沙耆新的艺术生命。1983年,“沙耆画展”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举行,展出了沙耆早年旅欧时的50多幅油画,整个画坛为之震动。1998年,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学院和台湾卡门艺术中心联合在上海和北京召开了“沙耆油画艺术研讨会”,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


      一张张模糊的老照片,一份份手稿资料,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让会员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早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感受到乡贤们榜样的力量和伟大祖国发展壮大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