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 责任 诚信 公正 尊重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宁 波 市 心 理 援 助 协 会

“蒲公英”心灵成长社会工作项目之三——新生家长心理讲座
来源: | 作者:paa0574 | 发布时间: 2016-10-26 | 81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61018日晚,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的陈佳、孙文两位心理师来到了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为该校两百多位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带来一场题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讲座。

本次讲座时长90分钟,前半段为理论知识的铺垫。陈老师将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家长工作分为辅助期、渐离期及放手期三个步骤,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她又从儿童的注意力发展、儿童的习惯发展、家长的工作等方面向家长们做了讲解。由于感觉到新生家长的焦虑,陈老师将原本一个小时的理论知识讲演缩至40分钟。用更多的时间与家长们现场互动。

有的家长提出孩子不爱阅读,不知道如何引导。陈老师指出,一年级学生本身识字量有限,家长在给孩子购买课外阅读书籍的时候就需要有选择性。图文结合的、有标注拼音版本的课外书更适合孩子。另外,一开始的阅读不要选择长篇文章,短篇故事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有的家长诉说孩子做什么事都要三催四请,缺乏主动性。比如早上起床,就需要家长一次次的催促,否则就会迟到。陈老师支招,家长减少提醒次数。如果孩子充耳不闻就随他去,让孩子学会承担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还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第一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但平时人又不笨,家长感到很困惑。经过了解,这是一个二胎家庭的爸爸。随着弟弟的诞生,家庭的重心放在了年幼的弟弟身上,有时难免忽略了刚上一年级的姐姐。陈老师建议家长除了关注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二胎家庭,父母在照顾幼儿的同时需要满足另一个孩子的情感需求。此外,一年级新生有可能不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家长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困惑,及时给予帮助。

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引起了家长强烈共鸣。讲座结束后,还有多位家长来与陈老师交流,咨询问题。


  

图一:陈佳老师在讲述学生学习特点。        图二:家长们认真聆听案例分享。